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请缨
第(2/3)页
上!”
陶商轻轻的揉了揉鼻子,继续吃橘子:“还有谁有什么话想说的?”
眼见陶商对纪灵和甘宁的谏言都不感冒,其余想请战的将官校尉们的话,也不由都憋到肚子里去了。
诸将之中,位列于最末班的一个年轻的校尉沉思了一下,迈步站了出来。
“太傅,末将有几句谏言……只是,不知可能讲否?”
这道声音在帐内略显生疏,众人转头望去,却是当初在吴郡设立招贤馆时,前来投军的莒县人徐盛,如今已是迁升至别部司马。
徐盛这些年一直和潘璋,凌操等人一样,一直是被陶商暗中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两年多来都在前线当值,并历任许褚,徐晃,徐荣,周泰等部,金陵军的各大战役他都参加过。
历练过两年之后,陶商又借着军功的名义,将他调到徐州中军,任别部司马。
如今有资格参加陶商议政的将领中,徐盛的年纪最轻,临战资历最浅,因而几乎没有发过言。
但是今天,这位年轻的别部司马终于少有的开口了。
陶商虽然比徐盛大不了几岁,但这些年对他的暗中关注,却委实不下于一个亲生父亲。
太平公子自认为,天生就是给别人当爸爸的命。
“文向有什么话想说,就直接说吧,不用不好意思……在场的大家脸皮都比较厚。”陶商鼓励的对徐盛说道。
众人听了这话,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最皮厚的是你自己个好不好?
徐盛听了陶商的话,忐忑的心方才安定了下来,他感激的冲着陶商执了一礼,道:“末将认为,曹操虽然远来,但麾下精兵猛将,且谋臣众多,不乏良谋,眼下若是强攻,恐有埋伏,怕是会得不偿失……不如,且静观其变,曹操必然不能久持,其所占据的中原之地,虽然也是产粮丰腴之地,但自黄巾之乱后,便多有田地无人耕种,且大片荒芜,远远比不上目下太傅数年来在江南开垦的两熟水稻的产量要多。”
徐荣在旁边听着,皱了皱眉,道:“文向这话不切实际吧,曹操可是用枣祗的屯田之法,得粮百万斛,未必缺粮。”
徐荣乃是军中大纛,徐盛不敢对他不敬,急忙道:“曹操屯田虽得粮不少,但近些年扩充军备,南征北战,又将治所迁移至豫州之地,多收四方败兵败将,颇有入不敷出之意,因此末将料定他必然不能久持,早晚必得与我军交锋。”
陶商笑看着徐盛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