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的入侵方式_文明之虫族领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新的入侵方式

第(3/3)页

这次,大批迁徙的巨龟在进入植物区域后,开始出现了迷航。

        它们绕着圈子游泳,完全失去了方向。

        即使靠近海岸,也无数次错过了原本的出生海滩。

        巨大的海兽通常能穿越整个海洋,它们的迁徙路线横跨几万公里。

        可这次海兽群在植物区附近就陷入了混乱,发出迷茫的鸣叫,不断打着转。

        它们无法找到回到寒冷饥饿极地的路,只能在温暖水域绕圈,直到消耗殆尽。

        凶猛的海王兽拥有与生俱来的磁场感应,可以精确地捕猎任何进入它领地的生物。

        但这次连海王兽也失去了方向感,它在自己的地盘中来回游荡,无法再定位其他生物。

        最后只能匍匐在海底,等待猎物自己撞入口中。

        这时,唯有少数海洋文明还保持正常感知。

        大量的植物覆盖在海面,让天上的卫星叶无法发现虫族的位置。

        那些毁灭性的武器就更不可能打击到虫族的核心区域。

        原本依靠先进侦察系统掌握虫族行踪的文明,现在束手无策,对虫族的动向一无所知。

        神秘的虫群就如同鱼游入浑浊的水域,霓虹领主失去了对它的掌控。

        曾经的精确打击变成了盲人摸象,许多攻击都难以命中目标。

        高等文明凭借科技建立起来的优势也在这片海域化为乌有。

        虽拥有高超操作技巧,但也无法攻击看不见的敌人。

        这片绿色的海洋就像一个巨大迷宫,所有进攻和防御部署都变得盲目无意义。

        霓虹领主对于虫族的寻找力度顿时下降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

        虫群开始从海底涌出,开始下一步行动。

        一开始只有几只探路虫从暗无天日的深海底部慢慢爬出,它们蠕动着身体,用触须小心翼翼地在海床上摸索。

        更多的虫群跟随在后,有的虫群直接挖穿海床钻出,有的则顺着海床峭壁慢慢向上移动。

        不同种类的虫子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黑压压的生物洪流。

        这股洪流很快分散开来,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

        部分虫群选择向陆地进发,在靠近海岸的区域选择建立第一个虫巢。

        这些海洋工蜂用身体分泌的黏液结成茧状的虫巢外壳,里面安置着第一批虫卵。

        其他虫群则选择继续停留在海域,它们利用海床上矿物质结构建立牢固的虫巢,安置下第一批虫卵。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虫巢在陆地和海域出现。

        每个虫巢里都孵化出新生的小虫,还拥有至少一只能产卵的母虫。

        这些母虫日夜不停地产卵,让虫巢里的虫群数量迅速增长。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虫族已经在海底建立了数十个虫巢。

        这些虫巢隐藏在海底山脉的暗沟或者海床峭壁的缝隙中,外表看似平静,内部却已经被改造成了虫巢。

        每一个虫巢里都住着上万只不同种类的虫群。

        这些母虫日以继夜地吐出一批批的虫卵,很快就让虫巢里的虫群数量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虫种也在这些虫巢里大量孵化——收集者。

        这是一种体型较小,但数量庞大的虫群。

        它们拥有高效的浮力调节器官,可以自由在水面和海底之间移动。

        两侧的长长触手可以灵活抓取食物。

        它们刚一诞生就本能地向海面游去,用触手收集浮萍。

        成千上万的收集者不停地在海面和海底之间往返,把浮萍收集到虫巢中分解吸收。

        收集到的浮萍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进行发酵为化学能存贮,供虫巢内使用。

        虫巢里原本空旷的甬道很快就被各种虫群挤得水泄不通。

        甬道外的空腔也重新划分,变成一个个新的繁殖腔,用来容纳更多的虫卵和幼虫。

        整个海底遍布的数十个虫巢,都在这丰富食物的滋养下迅速扩张。

        原本几万只的虫群很快就成长到几十万,上百万。

        各虫巢通过不断挖掘扩张的甬道相互连接,几乎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世界。

        这时候的虫群数量已经是最初的几十倍,而浮萍的大量供给还在不断推动着虫群数量的增长。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