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我对诺贝尔奖不熟_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1章 我对诺贝尔奖不熟

第(3/3)页

去剪彩和正式启用。

        “这么快就建好了?”

        赵默很是惊讶。

        天文台台长汪博院士亲自给他打的电话,听到他这话笑着回答道:“这还是多亏了赵院士您呀,没有您提供的建址,我们也不会这么快的。”

        赵默笑了笑道:“原来是这样,那好,我安排下时间。”

        建设地面巡天望远镜,建址的选择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需要多方实地考察。

        他提供了建址所在,这个实地考察的时间是省了的,所以快点倒也正常。

        毕竟在国内,随着强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普及推广,科研能力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这个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方案上,同时也体现在速度上。

        再配上有着“洪荒之力”的制造业生产力,一年多建设完成“墨子号”地面巡天望远镜倒也不算什么。

        当天晚上,赵默便和汪博一块飞到了青省,然后第二天举行了剪彩,并正式启动运行。

        现场,央视的随行采访团队进行了拍照和录像,以及相应的采访。

        赵默没有出面,也没有暴露在镜头前面,全程由汪博对外大谈“墨子号”巡天望远镜建成之后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全世界拥有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学时域巡测设备,有望在高能时域天文、外太阳系天体搜寻、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同时,巡天数据还可以用于开展空间碎片监测,满足国家航天安全战略需求……”

        这个时候,赵默在一旁观看着这巡天望远镜实时拍摄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黑底上有着密密麻麻的许多亮点。

        每一个亮点,其实都是星体、星系或者气柱。

        宇宙的研究,就是去研究这些照片,研究上面的亮点,从亮点的位置、形态等等参数研究出背后的物理现象,然后推导出一些科学原理来。

        毫无疑问,参数好研究,物理现象也好研究,但背后的科学原理就难以推导了。

        而且,有很多时候推导出的科学原理,不过是前辈们已经根据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然后靠着想象就推导出来了,譬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面就预言了很多东西。

        刚过去不久的十月份的引力波的发现,就是通过天文观测然后再根据一些实验数据确认的,但科学原理早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了。

        当然了,更多的科学原理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发现。

        赵默并不认为他现在已经通晓了已知宇宙的大部分原理,他认为他知晓的不过是很少很少,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现。

        这个时候,他一边看着这些照片,看着研究人员分析出来的结果,暗暗推算着,一边想着系统给出的那张神秘图片,做着对比。

        可惜,一个小时后,当汪博接受完采访走过来,赵默也并未发现和神秘图片相似的东西。

        “还是数据太少了~”

        赵默心下想道,然后便向汪博提了一个请求:“这边的数据,帮忙实时提供给小五,另外其他天文台的数据能全部提供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