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1章 阁臣选用风云急(四)
第(1/3)页
但是对于内地的兵防,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却是大臣们争论的要点,主要问题就是在内地应该部署什么样的官军,现在大明的官军已经实施了两种体制,即镇协官军和卫所官军,镇协官军主要是在九边、京营、亲军诸卫、水师和沿边,是全脱产的官军,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水平和战斗力都是官军中最强的,而卫所官军不是全脱产的,只有部分士卒按照比例脱产,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上是远远不如镇协官军的。
但是卫所官军相对便宜,首先是卫所有军屯,在朱载坖降低了军屯籽粒,清丈军屯土地之后,大明卫所的军屯得到了保障,现在卫所军屯的籽粒有地方官府负责征收,足够保障二分脱产士卒的军粮,而卫所官军的军饷,虽然也编入军费预算之中,但是主要是算在地方留存钱粮中的,对于朝廷财政的影响不大,除了沿边各省的卫所官军需要朝廷资助之外,其余各省卫所官军的军饷都是由地方承担的。
所以户部尚书王国光等人认为,内地毕竟不同于边镇,军事压力没有那么大,没有必要配置镇协官军,还是应该以卫所官军为主,毕竟这是祖制,卫所兵的战斗力是差了一点,但是又不是要他们去打北虏南倭,安靖地方足够了,王国光认为,把镇协官军的总员额压缩到六十万以下,节省朝廷的开支。
对于户部的这个意见,遭到了以戚继光为首的参赞军务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朝廷是要减少在九边部署的镇协官军数量,但是并不意味着朝廷大幅度压缩官军编制,现在朝廷并不安定,东北的土蛮、西部的青藏和西域,西南的土司,还有倭国、西夷、南洋等各个方向上大明都要保持一定的兵力,裁减官军的话,会导致大明无法守卫现在疆土,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裁减官军员额。
而且戚继光还指出,内地也必须要有一支精锐之师,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