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65章 东巡事重属夷安(八)
第(1/3)页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想法,陈璘等水师将领是支持的,包覆铜皮主要是防止海水侵蚀船底,增加船只的使用寿命。其实对于铜料用在船只上能够防腐,中国早就所有了解了,《北堂书钞·舟部》有“安定县有越王铜舡,以潮退则见,又阴雨日,百姓樵采,见铜船出水上”的记载。《岭表录异》中说:“每岁,广州常发铜船,过安南货易,路经调黎深阔处。《水经注疏》引《交州记》“越人铸铜为船,在江潮退时见。”
早在唐代,就有有关的铜包船的记载就有了,朱载坖只不过就是重新用前人之智罢了,至于所需要的铜皮等物,由朝廷的天津铸币厂负责生产,然后运输到辽东的。
除此之外,朱载坖要要求大连造船厂生产更多的大福船、沙船等船只,用以保证朝廷从山东向辽东的物资转运,还有就是朝廷的海运漕粮的运输也需要大量的船只,这些用松木所制造的船只虽然不是很耐用,但是在内海航行还是完全足够的,同时他们造价低廉,生产迅速,能够满足朝廷的需要,反正到期之后再制造新船就行了。
同时就是要规划辽东的海防,辽东作为大明重点经略的地方,对于大明的海防极为重要,朱载坖认为要在大连府和金州卫大兴港口的炮台建设,为朝廷扼守渤海湾,渤海湾是大明的内海,而且又是京师的门户,朝廷肯定是要予以重视的。
北洋水师要在这里设置母港,常驻舰队以守卫渤海咽喉,以拱卫京师。
朱载坖在大连驻跸多日,本来准备经原路返回京师,但是从京师来的急递接二连三的抵达朱载坖的案头,很多事情都需要的朱载坖亲自拍板才行,太子和张居正是不能决定有关和战大事的。
李成梁已经率兵将海虏驱逐出青海了,现在的情况是李成梁正在向朝廷上疏应该怎么处理青海的问题,还有就是俞咨皋等人也已经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