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3章 东巡事重属夷安(六)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63章 东巡事重属夷安(六)

第(2/3)页

只,开展接舷战。船底也设立很多单独的防水隔舱,船体的一部破损浸水后,不会殃及其他部分,船只仍可以继续作战。

当时主要以人力划浆为船只的首要动力,大型的安宅船最多有百名划浆手。在船上还可以配置大筒(界于铁炮和大炮之间的大型火药武器)。这种攻击力、防御力均很优秀的舰船在倭国被美称为“海上之城”。

战国时代是安宅船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当时最小的安宅船排水量一般有五百石左右,而通常的排水量在一千石到二千石之间。桨数根据船的大小不同,从50到160不等。在船体内的部分占大桨的六分之一左右。船首装备箱形龟甲型装甲,大筒安置于正面,便于炮击。

但是和大明水师的两千料战舰相比,安宅船基本就是个玩具,所装备的大筒威力小,射程近,数量也少,还不够大明水师战舰上装备火炮的零头的,现在大明水师的主要打击手段已经是火炮了,传统的跳帮作战已经逐渐不是官军的主要作战方式了。

但是在倭国水师当中,跳帮作战仍旧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他们缺乏火炮,也不会铸造大口径的火炮,所以陈璘认为,倭人的水师数量虽多,但是绝对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

陈璘认为,倭国水师的船只技术水平极为落后,由于没有龙骨,使得这种船只远洋能力为基本0,抗冲击能力极差,上下合体的结构使得船只重心不稳,抗浪性极差,也无法配备重型火器,而且关键是没有,也太贵。再加上倭国缺少硬木,使得船体非常脆弱,经受不了冲角战术,这种船只唯一的优势是机动性较好,近距离接舷能力较强,一旦把水战转为耍刀片儿的肉搏战时,倭国武士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了,不过总的来说非常不适合进行海战。

但是陈璘也指出,在一些佛郎机传教士的帮助下,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