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9章 西南鼙鼓惊天响(七)
第(3/3)页
,杨家还套了三层“护盾”。最外面一层是利用天险,在北边的大娄山设娄山关,西南的乌江设乌江关,大渡河口搞了个河渡关,死死卡住进播州的咽喉。第二层是在海龙囤周围几个山头上修了好几个卫星堡垒,像什么高坪囤、洪头囤、松坎囤,摆明了就是互相照应、抱团打架用的。最后一层保险,是在龙岩山脚下弄了个养马城,这是上山打九关前的最后一道坎,想冲上海龙囤,先得啃下这块硬骨头。
同时杨应龙在海龙囤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以应对官军可能的大规模围城,现在官军虽然收复了之前被杨应龙所占领的地盘,但是还没有能够打进播州去,提督军务黔国公沐昌祚和贵州镇总兵张元勋亲自前往前线视察,看看杨家数百年所修建的铜墙铁壁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播州的北面大门是娄山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据说娄山关的得名还要追溯到大唐,而且和杨家祖先有些关系,前唐播州宣慰司宣慰使杨端应奉旨平蛮入播,率领令狐、成、娄、梁、赵、韦等七姓族乡人收复播州。其部将娄殿邦之子娄珊,与另一个将军梁宗理之子梁关,共戎高岩子,后来娄珊、梁关奉令南征,附近百姓怀念与娄珊、梁关驻军的鱼水之情,逐将高岩子更名为“娄珊梁关”,久而久之便称之为“娄山关”。
这个杨端就是杨氏的祖先,现在四川官军和石柱土司兵正屯兵于关外,等候沐昌祚的命令,而刘綎则率兵屯驻乌江关南岸,等到时机,沐昌祚和张元勋赶到刘綎的营寨,就近查看杨贼的情况。
其实现在杨应龙的土司兵已经士气不振了,还能够坚守,是因为有天险依靠,刘綎认为,只要能够渡过乌江,就可以直接带兵直取播州,但是现在杨贼在乌江驻有重兵,防备官军,所以要想办法调开杨贼的主力,然后才好动手。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