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新法推行百事多(八)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2章 新法推行百事多(八)

第(3/3)页

是考绩优等才能够报名,然后就是禁止性条款,因为贪墨被处理过或者是有其他处分的官员一律不允许报名。

而翰林院的考选基本上沿用朝考的模式,但是要更加贴近行政,突出翰林院为国家储才得目的。

张居正直接指出了现在翰林院制度的不足:“陛下,今也止教诗文,更无一言及于君德治道,而每每送行贺寿以为文、栽花种柳以为诗,群天下英才为此无谓之事,而乃为养相,远矣!”

张瀚也说道:“庶吉士,以唐诗正声文章正宗为日课,不知将来所以备顾问,赞机密者果用此糟粕否?”

朱载坖也认同张居正和张瀚的看法,现在翰林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务虚,写诗作文,草拟诏书那是信手拈来,但是处理政务,他们就提不出来行之有效的建议。

再加上翰林院的这样迁转制度相对固定,庶吉士“散馆”后,成绩优者选任翰林,次者外转至科道官,除极少数的贬官罢黜以外,很少有人能调至地方,担任地方官员。在翰林院里面混日子的人大有人在,选任庶吉士就意味着起点极高,升任高官的机会增大,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庶吉士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庶吉士便不思进取,惶惶渡日,虚名猎利,熬过规定学习年限后,坐等迁转,就在翰林院里面熬资历,主打的就是一个只要命够长,三品到我家。

所以朱载坖特地要求在重新制定和翰林院相关的制度时,不仅要修订考选制度,还要修订黜退制度,翰林院是朝廷储才之所,不是养老混资历的地方,对于那些没有政治能力、品行不佳或者充当权贵打手的,要予以黜退,不仅仅是在革去其翰林官的职务,更是要限制其仕途,凡是被翰林院黜退的,再想升迁,必须三考中上以上才行。

朱载坖将此事交给了张居正和张瀚两人,要求重新制定相关的则例,为朝廷选拔、培养人才。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