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91章 钱法通行国用饶(四)
第(2/3)页
备轻便的特性,确实是金属货币的一种良好补充,而且随着大明的经济发展,对于纸币的需求是会一直存在的,朝廷要是废除了宝钞,民间的这些钱庄、票号就会趁虚而入,借机夺取铸币权,这是朝廷所不能允许的。
鄢懋卿等人还认为,宝钞之所以最终大规模贬值并且无法流通,并非是因为宝钞不行,事实上宋元使用交钞已经是非常之普遍了,也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办法,大明宝钞之所以破产,是因为行钞之法不行,只要朝廷能够变易行钞之法,鄢懋卿认为,还是能够予以流通的。
朱载坖认为鄢懋卿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即便是朱载坖现在不行钞,也要将宝钞制度留下来,同时禁绝民间发行类似于宝钞的纸币,将这个权力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等到朝廷有能力再推行纸币的时候,在予以推行也未尝不可,所以朱载坖最后决定,不废钞。
那就剩下一个问题了,救不救钞?宝钞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信用破产的状态,之前朝廷也尝试过救钞,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朱载坖于是问道:“大司农可知道前代救钞之法?”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问题,鄢懋卿是早有准备的,朝廷的救钞方法,最开始就是强制的行政命令,严禁金银交易,百姓只要携带金银之物,一旦查获,就会被怀疑违禁,这种手段,在洪武和永乐初年尚且有效,但是随着朝廷发钞越来越滥,这种办法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所以朝廷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户口食盐法,由当时的左都御史陈瑛提出的,这厮虽然是个酷吏,但是眼光独到,他上疏认为:“比岁钞法不通,皆原朝廷出钞太多,收敛无法,以致物重钞轻。”陈瑛的看法还是很正确的,他看到了宝钞贬值的重要原因,就是朝廷滥发宝钞,却又不回收,导致市面上的宝钞太多,必然贬值,所以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