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欲解钱荒奇谋出(五)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7章 欲解钱荒奇谋出(五)

第(2/3)页

予以驳斥,巡抚顺天左春坊大学士申时行就上疏痛陈之前用银两缴纳赋税的弊病,申时行在奏疏中称:“每征赋税,胥吏即可作弊,及至发解之时,又轻轻扶捏天平,每百两常轻三二两,大户解官遥望叹息,何敢近前一看?及到交纳之处,千巧百伪,务在多压。当事者佯为不知,或伪出公言不知秤兑。官吏熟知其心,已暗笑之。故收受时,打点重则收轻,打点轻则收重。出放时,打点重则折少,打点轻则折多。当事者坐桥出入盲然无见,伺候者道伤号呼,哀而不闻,其中之弊,可胜言哉!”

申时行所陈述的,就是之前在朝廷征收银两的时候,官吏借机从中捞取好处的事情,因为缴纳税银是要称量的,这就给了这些胥吏们做手脚的机会,他们会在由他们掌控的银秤或天平上大展手脚,巧取暗窃。百姓即使明知作弊,亦只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用申时行在奏疏中的话来说,就是这般胥吏,重收以苦纳户,轻放以苦支人,暗盗以亏公帑,而承收赋税的揽头大户在缴解白银时遭到库官重剥,因此揽头大户在向百姓征收赋税时亦只能巧立名色加以多收,从而导致百姓遭到多重盘剥。

这都是征银所导致的弊端,申时行认为,废两改元之后,这些胥吏再想作假就不容易了,废两改元才是对百姓有利的善政。

而户部尚书鄢懋卿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征银的不便,以往在征银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假银了,在民间大量低劣伪银的流通情况下,地方官府通过赋税征收上来的白银常不足色,多有含铜、铅和锡杂质的低黑白银,从而使国课受损。朝廷自然会对地方官府予以严惩,而地方官府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重敛百姓以保证有解运太仓的银两足数。

鄢懋卿就痛陈了假银之害,鄢懋卿在奏疏中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