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5章 泉货事重阁部忧
第(2/3)页
员们的禄米发放,还要接济蓟镇、大宁、宣府三镇官军的粮秣,实际上可供动用的数目并不多。
朱载坖早就准备大规模扩建京通仓,将京通仓的存粮提升到两千万石的规模,所以朱载坖还是认为应当保留部分本色田赋向京师转运,以保证京通仓的粮食储备。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明的钱荒问题,这个事情其实在大明是很正常的事情,大明一直的铸钱量就非常之少,之前的大明朝廷一直也没有想过此事,但是朱载坖通行制钱、银钱之后,由于朝廷发行的制钱和银钱成为了法定货币,而钱荒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来。
按照少府卿张守直的奏报,大明这些年来已经铸造了制钱两千五百万贯,银钱超过五千万两,但是市面上仍旧是泉货紧缺,张守直担心,朝廷对于赋税的大规模折色还会进一步加剧钱荒的形势,使得百姓在朝廷的新政中受损。
这个问题也确实是朱载坖之前没有想到的,因为朱载坖原本以为这么多的制钱、银钱投放市场之后,对于百姓来说应该不再存在钱荒的问题,朱载坖之所以要整顿币制,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要掌握铸币权,同时获取高额的钱息,同时改善民间以物易物的情况,但是现在的钱荒确实是朱载坖没有想到的。
朱载坖向张守直询问钱荒的原因,毕竟这么多的钱都投放到了市场上去了,按照道理大明的钱荒应该不至于很严重的。
张守直也向朱载坖和重臣们解释了原因,看似少府监向市场投放了这么的钱币,但是能够到百姓手上的并不多,银钱更多是用于海上贸易的结算,而铜钱则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因为之前大明是严厉禁止铜钱出海的,但是朱载坖在开海之后为了向周边的国家输出大明的货币,意图在这些国家建立起大明货币的流通优势,所以朱载坖解除了制钱、银钱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