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5章 十载辛劳似有成
第(2/3)页
些人为了暴利,抢夺矿场,到时候聚众械斗,甚至反抗朝廷,地方官府不能镇压,那就是大麻烦了,在朝廷没有完成对于地方的加强控制之前,矿禁不能开,这点不仅是朱载坖这么认为,重臣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对于开矿,必须先控制在朝廷的手中,决不能放任民间开矿。
朱载坖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措施的发布,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继续推广朝廷银钱的使用,命令以五年为期,废两改元,市面是只准流通朝廷的制钱和银钱,不准再使用银两,现在少府监铸造银钱的能力已经提升到了每年八百万两,制钱六十万贯,同时工匠们还是用了新的工艺,使用压铸法铸造的银钱,拥有优秀的尺寸精度,也增加了民间仿造的难度,虽然这种压铸机械很原始,但是对于民间来说投资也是很大的,只有朝廷这样大规模生产才有利可图。
然后就是要求户部在编定预算的时候,专门编制有关教育的预算,要在整个大明普及教育,尤其是在北方,要增加教育投入,朱载坖了解到,现在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说,上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书籍的短缺,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但是书籍的价格仍然是不低的,而且现在缺乏教材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朱载坖就此事和礼部、户部、工部、国子监以及内阁等衙门的官员商讨之后,决定由朝廷出面刻印教材,低价卖给学生,大明内外廷都有大量的刻书印刷机构,以内廷为例,司礼监经厂库就是专门负责内廷印书的机构,司礼监内有刊字匠三百十五名,印刷匠一百三十四 名,摺配匠一百八十九名,表背匠、装订匠二百 九十三名,还有笔匠、墨匠各数十名。朝廷的制诰律令、经史文集、医书及日用大全都有刊刻。
同时国子监、六部、都察院都有印书机构,朱载坖命令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