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4章 筹谋计议谋划深(二)
第(2/3)页
色银两的熔铸问题,大明要推行用银钱代替杂色银子的国策,那么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民间缴税收取上来的杂色银两熔铸提炼的业务交给愿意和朝廷合作的钱庄票号,他们可以从中收取百分之三的火耗银子。
这笔生意也可以赚弥补他们的损失。除此之外,对于海商和东南商人,也要想相应的办法。
朱载坖干脆命令高拱、张居正等人将详细的办法条陈上疏,朱载坖批阅之后的在行处置。而杨博第二天也请求陛见,朱载坖在文华殿召见了杨博。
杨博向朱载坖陈述了他们昨天商量的问题,杨博等人会尽量在朝廷和晋商之中协调,想办法将朱载坖的政策落实下去,让这些商人配合朝廷,但是杨博等人也坦陈,恐怕不是所有的商人都能够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
朱载坖对此表示理解,他说道:“无妨,朕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君臣二人都很清楚,朱载坖所说的办法是什么。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谁来担任这个少府卿兼提督银行事务衙门大臣,这可是正二品的高官,而且还是实权肥缺,对于朝堂上的各派势力来说,那都是想要争取的对象。
朱载坖本可以直接圣裁任命的,但是朱载坖并没有直接任命,而是要求廷推,在杨博主持的廷推下,正推是户部左侍郎总理盐政王国光,副推是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张学颜和南京户部尚书张守直两人。
朱载坖看着这份廷推文书,不由得好笑,杨博推选出来的这三人,全部都是北方人,王国光自不待言,晋党干将,张守直、张学颜也都是北方出身,尤其是张守直,在朝廷的声望很高,他是元丞相忙古歹的9世孙,一向以清廉自诩。在朝中颇有清名。
朱载坖没有对杨博廷推的名单发表任何意见,而是下旨给杨博,少府责任重大,廷推仅仅只有三人不足以选拔人才,令吏部再推选人才,务必将朝廷中能够胜任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