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唯才是举擢贤良(三)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0章 唯才是举擢贤良(三)

第(2/3)页

能让两个丘八来担任考官呢?这不是有辱斯文吗?但是朱载坖认为,要考察制科考生的谋略,这些大将们的意见也很重要,尤其是戚继光、俞大猷并非粗鄙武夫,俞大猷现在又是勋臣,怎么不能担任考官。

在朱载坖的强势之下,虽然有些官员上奏疏反对,但是被朱载坖处理了一批之后,反对的声浪也就渐渐消逝了,朱载坖严旨要求各考官不得推辞。

同时礼部会同翰林院还制定了详细的考试规则,基本参照两宋制科考试的制度,制科考试,当然难度是极大的,朱载坖在之前的朝议中就说的很明确了,制科只考策论,但是要比科举的难度加大。

翰林院和礼部经过会商之后,还是决定以两宋之制,考察策论六道,出题范围在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元史》、《资治通鉴》再加上《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仲子》和以上这些书本的注疏都是制科初试的出题范围。

在六道策问之中,应试者必须六论四通。所谓通,就是应试者必须在文中指出论题的出处,并全部引用论题的上下文,才能够进入制科的殿试。

不过在经过商量之后,朱载坖认为,能够通过初试的,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人才了,所以朱载坖认为,大明制科,在殿试阶段不用刷人,以示朝廷爱惜人才之意。

收到诏书和朱载坖亲笔信的李春芳立即从兴化老家出发,冒着酷暑赶赴京师,朱载坖得知之后,立即派太子朱翊釴亲迎,遣太医诊视,送冰块等物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