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75章 大计群臣吏治刷(三)
第(2/3)页
被大计弹劾,甚至因为贪墨被移送法司严惩的州县官员也有几个。
而赵贞吉也在对科道的大计中黜退了一批御史,因为他们在任上专恃欺隐,弹劾尽为不实之词,所以赵贞吉奏请朱载坖,对这批御史予以黜退,得旨,凡御史不能据实劾奏,为党乱政者,俱黜退!
对于这些放肆妄言的言官,朱载坖早就不满了,朱载坖给与言官这么大的权力,准许他们审查所监察部门的账目,就是为了为大明除去贪官污吏,但是言官们还是积习不改,风闻言事成了习惯,这次朱载坖可不惯着他们,对凡是一贯风闻言事,拿不出真凭实据的言官,朱载坖明旨要求海瑞、赵贞吉等人予以黜退,重新考选御史。
同时对于吏部、户部、兵部予以从严大计,因为朱载坖很清楚,这三个部门是猫腻最多的,吏部主官全国文官的考选升迁,尤其是吏部文选司和考功司,没有问题才是怪事,还有户部和兵部,都是有大量钱粮经手的衙门,出现贪官污吏,是一点也不稀奇。
所以朱载坖要求海瑞等人从严审核,对一时无法核实清楚的,将之交锦衣都司,由锦衣亲军负责查实。
而在大计的时候,左都御史葛守礼奏请朱载坖,请求由都察院在大计之后进行拾遗,这其实是之前京察和外察时的旧制,有不公者许令科道官指实劾奏,南京各衙门照例考察,有不公者令南京科道劾奏。拾遗对于科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权力。
按照葛守礼早奏疏中所称:“科道之设将以补阙拾遗、举正欺蔽,是以每当考察之后,例必纠正。”
而且之前科道拾遗的力度之非常之大的,葛守礼在奏疏中称:“旧制,京察之岁,大臣自陈。去留既定,而居官有遗行者,给事、 御史纠劾,谓之拾遗。拾遗所攻击,无获免者。凡部院所考属官有遗未处者及自陈未处之大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