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8章 铁券盟誓主恩深
第(2/3)页
功臣的封号,大明有“国郡邑名”和“取事名”两种,所谓“国郡邑名” 即地名,即以功臣的家乡作为功臣的封号,取衣锦还乡的意思,如延安侯、定远侯等。
还有就是去事名,就是以功臣所立下功劳的事件或者描述了勋臣的性格特征及功勋特色,如刘基封诚意伯,汪广洋封忠勤伯等。
内阁和礼部商量之后,还是觉得取事名比较适合马芳,内阁商议之后,决定给马芳一个丰州伯,以纪念马芳此次捣穴丰州滩。
然后就是勋号了,凡功臣都有勋号,是与爵位相关的荣誉性称号,首封的功臣必给勋号,开国的功臣一般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和开国辅运守正文臣、奉天翊运守正文臣三种,此外就是靖难功臣,他们一般是奉天靖难功臣的勋号,此外还有“推诚辅运”、“钦承父业”、“推忠协谋”等勋号,当然也有很普遍的宣力武臣勋号。
这次内阁还是给马芳用的宣力武臣的勋号,这也是最普遍的勋号,大部分勋臣也都是宣力武臣的勋号,勋号的作用主要是说明得爵者勋贵身份的双重性。第一,大臣封爵成为勋贵,身份地位自然与一般文武相区别并高于一般文武。第二,勋臣同时兼有原来的文武大臣身份,以勋号中的“武臣”和“文臣”来表明。也就是说,一个大臣得爵后,便进入特殊的勋臣序列,但他又不完全脱离原有的文武大臣身份。
除了封号和勋号之外,还有散阶、勋官,以示荣宠,马芳本就已经是左都督了,是武将的巅峰了,严嵩等人商量之后,决定加马芳太保、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佩征虏前将军印,这其中太保、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都算是正常配置,唯独征虏前将军算是非常之赏。
因为征虏前将军再进一步就是征虏大将军了,征虏大将军,乃是大明将军重号。徐达、蓝玉均曾担任此职,为重要领兵将领。其地位之重,不言而喻了,现在何人敢领征虏大将军一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