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1章 入彀方知算计精
第(2/3)页
之多,未来恐怕以十万计,安置这么多的流民,无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朝廷要蠲免、给予赈济,解决他们生存问题和回籍后的后顾之忧。还给他们借贷耕牛、种子,以度过生产上的难关,不误农时,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施粥、居养作为应急措施,使灾后社会不致混乱;赎妻、子也给流民以伦理上的救助。
这些说起来都有实施的依据,在朝廷政治清明的时候,也都有一定的效果。如弘治十六年时,副使汪舜民赈济淮、扬灾,用便宜发粟,救活饥民120万人,流民复业者8000余户。但是眼下朝廷显然是有心无力,即便是嘉靖愿意救灾,能够挤出来的钱粮都是极为有限的。
而把这些事情交给地方来处置,以地方官府的德行,能够真的赈济灾民,这些流民也就不会出现在京师了。当然,从朝廷的角度来说,把这些流民弄回老家,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但是朱载坖和讲官们都清楚,朝廷能做的,最多就是给一些粮食,维持他们的生计罢了。流民问题绝非小事,朱载坖不由得问道:“流民由来已久,前代如何解决的呢?”
也不是只有大明有流民,不管是两宋还是汉唐,流民一样是存在的,前代的一些政策一样也可以。
张居正说道:“殿下,救荒之策,莫如两宋。以两宋之策,民之流亡者,关津毋责渡钱;道京师者,诸城门赈以米,所至舍以官第或寺观,为淖糜食之,或人日给粮。可归业者,计日并给遣归; 无可归者,或赋以闲田,或听隶军籍,或募少壮兴修工役。”
也确如张居正所言,救荒政策比较完备的,确实是两宋。除了赈济流民,安置返乡之外,两宋安置流民最有特色的两个办法就是募流为兵和兴办工役。
宋太祖曾言: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募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