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3章 巧局已设待金鳌
第(2/3)页
食通过长江贩运而来,洞庭粮食商帮主要由来自太湖洞庭西山的商人组成,他们主要将湖广地区的粮食贩运至江南缺粮地区,然后又将江南的丝织品和棉布运至湖广地区,上水则绸布帛,下水惟米而已。
如苏州的最大的粮食市镇枫桥镇中,洞庭商人占大部分。枫桥米艘日以百数,皆洞庭人也,巅峰时期,他们有能力从湖广、江西等处贩运1800万石的粮食到东南来,这也是东南粮价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关键。
以方钝的估计,眼下发银六十万两,足够购买并运输二百万石的粮食到京师,而之前朱载坖已经在东南下令打造沙船,随时可以使用,再令水师护航,安全问题绝对可以保障。这样一来,就不必调用京通仓的储备赈济辽东和北直隶等地了,朝廷的储备可以专心用作军粮。
严嵩等人看过方钝的奏疏之后,嘉靖说道:“眼下北地灾荒,朕心不宁,若不速发粮草,恐伤天和。”
严嵩当然明白嘉靖的意思,若是嘉靖不同意方钝的意见,大可以直接将方钝的奏疏留中即可。既然嘉靖将方钝的奏疏拿出来,那就是说明嘉靖对方钝的奏疏至少是动了心了,所以才会将方钝的密疏拿出来。
严嵩说道:“眼下海运确实是应急之法,只是就群臣纷纷,难以实行。”
严嵩说的倒不是假话,大明的这些官吏,干活的本事没多大,但是把水搅浑的本事可是不小。尤其是有关漕运,一直是个敏感问题,朝廷之上对此事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官员们也都很清楚,今日国家之事,无大于兵与漕,有关漕运的事情,一向是大明朝堂上的热点问题,若是嘉靖猛地下令施行海运,恐怕会招来朝廷的动荡。河漕官员肯定会极力反扑的,河、漕势力集团人员之众、权力之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运河漕运的基础上的,如果改行海运,他们哪里还有存在的合理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