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摇唇鼓舌定海波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摇唇鼓舌定海波

第(2/3)页

是他对大明朝廷多一些了解的话,就知道胡宗宪的话有多离谱了。

  不过李春芳问道:“殿下,既要用王直,又不令其归顺,那该怎么办?”

  朱载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诸位可知海贸的利润?”

  几位讲官当然不知道,但是他们知道海贸的利润肯定是极为丰厚的,否则王直他们也不会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这个买卖了。

  关于这点,朱载坖在南下之初,就令陆绎搜集相关的情报,有关海贸的利润,在东南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朱载坖叫来陆绎,让他将锦衣卫搜集相关的资料告知讲官们。

  据锦衣卫的线报,大抵倭国所需,皆产自中国。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必须脂粉,扇漆诸工必须金银箔,悉武林(杭州)造也。他如饶之磁器、湖之丝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在一应货物中,最受倭国欢迎的,应该就是生丝了,在中  国一斤丝值250文,转手到倭国即高达5000文之多,利润有19倍。

  此外就是这种药材,在倭国也是非常畅销的,川穹,常价一百斤价银六十七两,此其至难至贵者也。其次,则甘草每百金二十斤为常价,这个价格无疑令诸位讲官大为咋舌,虽然他们都知道海贸的利润丰厚,但是万万没想到这般惊人。

  张居正问道:“殿下,是不是因为大明海禁,才导致倭国物价腾贵。”

  朱载坖觉得,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倭国出产金银铜等金属,而缺乏大明的生丝、药材等物,愿意用高价购买。两国商人交易,皆有大利可图,时人曾有这样说法:“其去也,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这是海贸的利润。

  这无疑令讲官们大为吃惊,他们同时也知道徐家等东南士绅,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积攒起数目如此庞大的资产了,靠地租收入,根本不可能有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