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钺更易事平常(四)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钺更易事平常(四)

第(2/3)页

私盐可以在工本、盐税、运输等方面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境换取盐引,取得盐引后又需去盐场守支,继而押运食盐到指定市场销售,这一趟商业行为中运输费用极高,大大削减了利润空间,而  私盐交易中除去灶户私卖,多是官员偷运,他们通过漕船捎带、夹带、官盐船户  自带等方式将食盐运往市场卖给商人,由此商人便省去了高额的运输费用且保证了运输安全。

  同时人为划分盐界使市场被分割。大明的私盐,并不单纯指未经政府批准私自生产、运输的食盐,也包括取得守支食盐而没在指  定区域贩卖的正盐。盐商支取食盐后还要跨区押运食盐到指定地区出售,有些地区路途遥远,盐商便就近出售以省去长途跋涉之资,使得正盐变私盐。

  同时由于灶户们生活困顿,又要承担朝廷沉重的盐课,灶户不得不冒险私煎贩盐,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开中正盐一再受到冲击,厘正盐法势在必行。  弘治时朝廷开始实行盐课征银并允许商人自行购买余盐,由此,私盐开始大量流入市场,朝廷失去对盐业生产的控制权。

  这些问题,严世蕃都是清楚的,不过严世蕃并不打算真的去整理盐政,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就是严嵩、严世蕃父子也不敢轻易的去碰这件事情,但是国家现在又急需用钱,不光是前线的军需,还有嘉靖的斋醮和西苑的营建,都需要大笔的银子,当务之急是搞来钱。

  严世蕃的想法是增加余盐银,直接的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本来朝廷对于余盐征银本就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因为灶户大量私自生产正盐定额以外的食盐,也就是余盐。

  灶户把自己生产的食盐直接卖给盐商,和向政府交纳正盐的利润相比灶  户能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利润。同样,由于私盐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故商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