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二)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7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二)

第(2/3)页

政,尽数委托给这些小吏,而县令一般会最少聘请两位师爷,一是刑名师爷,一是钱谷师爷,负责这两项事务。所以对于县令们来说,宁可刻民,不可取怒于上  宁可薄下,不可不厚给过往。

  现在有一首小词,写得就是州县正印的丑态:红,圆融,路路通,认识古董,不怕大亏空,围棋马吊中中,梨园子弟殷勤奉,衣服齐整言语从容,主恩宪眷满口常称颂,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当然,也有不少县令,不愿被这些小吏摆布,要在政事上突破,对于州县正佐官来说,百不及一二能够遂愿。这些小吏们,虽然无品无级,但是他们谁贫谁富,谁困苦,谁逃流,谁人钱粮多寡,谁人丁口消长,彼尽知之,主书写文移,  掌簿籍、预县事,  熟悉政情法令和地方情况,再加上他们地方意识很重。一旦县令们表现出不愿受他们摆布的情况,往往一起架空县令。

  而大明的地方宫实行回避制度,本地人不能为本地官。官员到任之后,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方言以及本地各种利害关系缺乏了解。往往被小吏们左右。

  故而沈炼评价道:“今人居官,且莫说大有手段,为百姓兴其利,除其弊。止是不染一分一文,禁左右人不得为害,便出时套中高高者矣!”

  同时沈炼还把一众讲官们给狠狠阴阳怪气了一番,沈炼说道:“诸位莫说地方州县官吏贪婪,他们所敛之财,能入自己宦囊的,不过十之一二,剩下的都是巴结巡按、巡抚、兵备等大员,他们又去巴结巡抚、总督,巡抚、总督自然去巴结尚书、阁老们。还有六部官吏们的冰敬、碳敬,可都是州县官吏们搜刮而来的。”

  这样一说,诸位讲官们也不由得有些脸红,他们都拿过冰敬、碳敬,毕竟京城米贵,他们这些小官员,俸禄本就微薄,要是没有这些额外的收入,很多六部、都察院和穷翰林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