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奏笙歌同道皆友_隆庆中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章 奏笙歌同道皆友

第(2/3)页

虽然唱的也是南曲,但是是以永嘉腔为主,永嘉腔乃是余姚腔发展而来,吴哥杂曲,并出江南;越声调曲,并出余姚。多用浙江乡音,而昆曲用的乃是中州正音和苏白,自然体现不出昆曲的婉转情感了。

  朱载坖说道:“非是伶工之过也!永嘉腔不适合此本,还是应该用昆山腔,才合适,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用中州韵,行水磨腔,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此间意思,则尽矣!”

  说罢朱载坖有些技痒,上前清唱了一段长生殿哭像迎像中的叨叨令和脱布衫。这是前世朱载坖最喜欢的一段,尤其是俞振飞先生和蔡正仁先生的哭像迎像,堪称一绝。

  朱载坖唱到: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着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不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

  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

  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啊将他轻放。

  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我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伏!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朱载坖唱完后,问道:“若以昆山腔唱,不是更得其意乎?”

  汪道昆、谭纶说道:“殿下之才,远胜于王太仓矣!”

  朱载坖笑道:“王凤洲词章才子,科第名家,文名动于三吴,诗才冠绝京华,孤岂能与其相比。不过是一时游戏之作罢了。”

  谭纶说道:“殿下这应该是另一折戏了吧?”

  朱载坖笑着说道:“谭大人慧眼,确实另一折戏。”

  汪道昆说道:“说起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