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1章 祠祭重事励军心(二)
第(2/3)页
此的死于国事者。
同时要收集从大明建国以来死于王事者的名单,对于一些大的战场,如土木堡等地,朝廷也要专门立庙祭祀,抚慰忠魂,申时行的这个上疏得到了朱载坖的批准,同时行文官军各部,日后凡是军士战死沙场者,朝廷要予以及时收敛,即便是因为条件所限,无法及时收敛的,也要带回骨灰或者遗物,以褒扬烈士。
所有的这些阵亡士卒,不但在悯忠祠统一收录,由朝廷岁时祭祀,还要将这些士卒的名单、神主牌送回其家乡悯忠祠,接受家乡百姓和地方官府的供奉和祭祀,同时在太常寺下设祠祭署,专门负责祠祭一事,同时命令地方官员、生员等岁时祭祀,必须亲力亲为,祭祀悯忠祠、贤良祠,以示朝廷褒忠奖义之举。
同时朱载坖还举一反三,下旨效仿汉唐云台和凌烟阁之故事,绘功臣图画,于西苑之内予以留存,朱载坖选定的地方是原来西苑太液池边的一座平台,原本为一土砖垒成的四方平台,台高数丈,上建黄顶小殿,武宗皇帝时用于检阅亲兵骑射。
朱载坖特地下旨,在此地营建紫光阁,用于悬挂大明功臣画像,凡是对大明有开疆拓土、力挫强敌的大将名臣,都要绘图于紫光阁,用以纪念。
这是对于大将们的殊荣,从大明开国到现在,所涌现出来的名将甚多,要选取其中功劳最大人,绘图紫光阁,当然首先是开国功臣和靖难功臣的,这里面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开国功臣都被太祖所诛杀了,这些人要不要绘图紫光阁。
朱载坖对此的回复是很明确的,朱载坖对于这些疑问,回复群臣道:“昔唐太宗不以侯君集之罪,而泯其功,太祖亦不泯其功,朕岂能为?”
朱载坖的回答是很清楚,就是有些功臣虽然事后因为种种原因被杀,但是太祖皇帝从未因此而抹杀他们的功劳,而且当年即便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ewen99.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